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5-07-15 来源: 浏览次数:5 视力保护色:
字号:

1 目的与范围

根据公司的工作要求,为了规范公司及各部门(单元)可持续发展ESG管理的职责、内容、要求和标准,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及下属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国际组织框架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框架》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IFRS S1)》、《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IFRS S2)》 

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制定行业特定的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

财政部《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联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是指企业在运营中系统性地整合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的原则与实践,以平衡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生态保护,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管理模式。

3.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联合国提出的17项全球性发展目标,旨在2030年前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

3.3 中国双碳目标

中国的“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旨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之后逐步下降。碳中和,到2060年前,通过减排、碳汇和技术手段,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3.4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个人、组织或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GHG)总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CO₂e)衡量。

3.5 范围1/2/3排放(Scope 1/2/3 Emissions)

范围1是指企业直接排放,如生产制造过程的燃料燃烧和气体排放。范围2是指企业间接排放,如购买的能源电力、蒸汽等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3:价值链上下游的间接排放,如原材料生产、员工通勤、产品使用。

3.6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如回收、再利用、再制造)减少废弃物和资源消耗的经济模式。

3.7 绿色供应链(Green Supply Chain)

在供应链管理中融入环保标准(如低碳物流、可持续采购)。

3.8 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企业自愿承担的对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超越法律要求。

3.9 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 

受企业活动影响的群体,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

3.10 多元化与包容性(Diversity & Inclusion, D&I) 

确保员工在不同性别、种族、年龄和背景下均享有平等机会和包容性环境。

3.11 社区参与(Community Engagement) 

企业通过公益、合作或投资支持当地社区的教育、基础设施等发展。

3.12 双重重要性(Double Materiality) 

企业需同时评估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对自身财务的影响(财务重要性)及其对外部环境/社会的影响(影响重要性)。

3.13 ESG报告(ESG Reporting)

ESG报告是企业基于GRI、SASB、TCFD和ISSB等国际标准与框架进行编制,披露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上的表现、目标及管理策略的公开文件。它不仅是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证明,也是投资者、客户、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评估企业长期价值和非财务风险的重要依据。

3.14 ESG整合(ESG Integration)

将可持续发展ESG因素纳入企业战略、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流程。

4 职责

4.1 战略与ESG委员会

a)负责研究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审视气候风险与机遇,为董事会制定公司发展目标和发展方针提供建议;

b)负责对公司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和气候风险与机遇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c)负责对公司重大可持续发展ESG事项进行审议、评估及监督,包括规划目标、政策制定、执行管理、风险评估、绩效表现、信息披露等事宜,并向董事会汇报。

4.2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组

a)在公司战略与ESG委员会的授权下,设立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组,包含领导组、指导组和执行组三级组织,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运营管理部,主要负责制定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战略,指导公司各职能领域和各产业单元制定可持续发展ESG管理目标与方案,并监督执行情况。

b)领导组由公司总经理和经营班子组成,负责严格执行监管机构对于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的监管要求,贯彻落实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安排部署,全面落实战略与ESG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ESG管理要求,决策部署可持续发展ESG战略,审视气候风险与机遇等重大管理事项和关键议题,定期评估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对财务和非财务的影响。

c)指导组由各职能部门部长和各产业单元第一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制定可持续发展ESG管理3-5年战略规划目标和行动路径,为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提供管理资源,评价可持续发展ESG战略执行进度和关键议题执行进度,为各阶段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提出管理变革和突破性改善建议。

d)执行组由各职能部门接口人和各产业单元运营部门部长组成。负责制定可持续发展ESG管理3-5年战略规划目标和行动路径,根据气候风险与机遇,基于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关键绩效,细化分解至各职能部门和各产业单元,督导和跟进各领域可持续发展ESG管理行动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落地。负责组织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和有关数据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量化目标优化现有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ESG制度体系和指标体系。负责按照监管和评级要求,组织开展ESG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全员 ESG意识和能力。负责组织编制 ESG报告及相关文件,对公司 ESG信息进行收集、汇编,及时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披露公司 ESG绩效以及重大责任事项。

e)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组,不定期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和辅导支持。

5 具体条款

5.1 使命愿景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使命:构建全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ESG管理体系,将可持续发展ESG管理融入企业经营战略和业务流程中,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增长。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愿景:创建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标杆企业,实现高质量、高绩效、可持续的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5.2 管理文化

价值倡导:追求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增长、实践绿色低碳与创新驱动、强化透明治理与风险管理

行为准则:绿色低碳、以人为本、注重方法、持续改善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的文化承接公司企业文化,并在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5.3 管理要求

5.3.1工作策划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办公室每年1月根据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战略,结合利益相关方访谈、行业对标、政策分析、双重重要性分析,筛选出关键议题,遵循TCFD的核心框架(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关键绩效),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各产业单元开展工作策划与任务分解,策划内容包括:年度工作目标、关键议题、关键绩效和关键里程碑。工作策划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环境E:根据中国双碳目标和公司规划的双碳目标,设定年度双碳目标和行动路径,策划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碳足迹跟踪与范围1/2/3排放管控、防治污染与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关键绩效目标和关键议题。

社会S:根据利益相关方的调研和访谈,策划响应国家战略与社会贡献、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与研发管理、供应商与客户、人力资本、社区参与和社会责任的关键绩效目标和关键议题。

治理G:根据可持续发展融入经营的战略,策划可持续发展管理、治理结构、多元化与包容性、薪酬管理、合规经营、商业道德和ESG整合的关键绩效目标和关键议题。

5.3.2 工作执行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元,应根据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年度工作方案,开展关键议题的实践和关键指标的改善工作,并在组织内部通过沟通汇报机制识别偏差并调整执行策略。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年度工作方案,以工作简报和工作会议等方式跟踪督导公司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进度。

5.3.3 评价考核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年度工作目标、关键议题和关键指标列入各职能部门和产业单元的组织绩效,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年度关键议题和关键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5.3.4 标准化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元,应根据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年度策划方案的实施和执行,整合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基于目标、基准和规则,逐步建立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管理系统。

5.4 ESG报告

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框架准备、数据收集、报告编写、审核发布、持续改进五个阶段的工作步骤开展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年度工作报告编制工作。根据交易所合规要求,报告编制过程和数据采集,同步开展第三方鉴证。

5.4.1框架准备阶段

每年12月30日前,参照GRI或TCFD标准确定报告框架和数据收集范围,通过问卷或调研会议完成重要性议题调研,制定并发布收资清单。每年1月30日前,报告编制小组起草访谈清单并组织开展各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的访谈。

5.4.2数据收集阶段

每年1月30日前,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按模板提交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关键绩效数据。

5.4.3报告编写阶段

每年2月28日前,整合收资材料,分析关键绩效数据,编制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报告草案并附案例说明。

5.4.4审核发布阶段

每年3月15日前,根据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报告草案,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开展报告的评审与修订,形成可持续发展ESG管理年度报告定稿版,并进行第三方验证关键指标和报告鉴证。年度报告定稿版材料由总经理办公会议上会决策通过,并提交公司法务和董事会的审议。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的报告 ,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公司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多渠道发布。

5.4.5持续改进阶段

收集利益相关方意见,修订下一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