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国中车在湖南株洲举办2025年中车新能源全寿命周期技术质量管理座谈会。会议以“创新驱动,质胜未来——共谋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邀请了行业协会领导、电力央企代表、产业链合作伙伴及中车内部技术专家等近200人参会,共商新能源装备技术质量提升与产业协同发展大计。
聚焦高质量发展中车新能源产业成果显著
中国中车副总裁刘可安在欢迎辞中表示,中车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军企业,已构建“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发展格局,新能源领域成果斐然,并按照清洁能源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同源、产业共链、体系融通”的思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全方位合作,持续推动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车产业发展事业部作了中车新能源装备的全球布局与技术突破专题报告,并重点介绍了中车“技术质量创新”的核心举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一级咨询米建华在致辞中强调,新能源装备质量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更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他指出,中车通过“技术同源、产业共链、资源共享、体系融通”四大策略,成功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风电技术与管理体系,为行业树立了“技术全面领先、产业链全面引领”的标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祁和生指出,中车在新能源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其“技术同源”战略将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延伸至风电、储能等领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他号召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在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全力完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行业交流。华电集团副总工程师胡贵良作为客户代表高度评价双方合作成果,强调中车自主研发的6.X兆瓦陆上风机、10兆瓦级海上风机及“风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华电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成为央企合作的典范。面向"双碳"目标新征程,他期待与中车集团开展更富创造性的深度合作。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强调,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需全产业链“共舞”。他倡议共建“技术共研、标准共治、价值共享”三大生态,通过规模化集采、联合研发降本、智能运维增效,实现“降本不降质、增效更增值”的良性循环,并承诺中车将坚守“绝不因成本牺牲质量、绝不为短期利益损害生态、绝不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三大底线。
发布行业倡议 擘画绿色发展蓝图
会上,中车启航新能源公司围绕风电行业当前质量状况、高铁向新能源行业的深度延伸、AI+风机的思考三个方面,作了《打造高质量新能源装备:从轨道交通技术到新能源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技术质量管理专题报告。会议还发布了《创新驱动,质胜未来——共谋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促进新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提出以下倡议:推动绿色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强化质量管理、深化协同合作、坚守行业操守。
破解行业痛点共议技术质量升级路径
下午,与会领导嘉宾实地参观了中车株洲所生产产线与创新展示中心,深入了解中车在功率器件、智能运维平台等领域的前沿成果,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围绕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探讨,针对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产业标准等行业痛点,共同讨论研究,提出了系列化建议。同时中国中车汇报了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
此次座谈会不仅彰显了中车在新能源领域的硬核实力与责任担当,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与协作框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装备产业迈向“全面先进、全链领先”的新阶段。
未来,中车将加速布局深远海风电、构网型装备、氢基产业等新赛道,持续以“高铁级”品质引领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