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以“聚智深海 共享蔚蓝”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2024)在三亚开幕。从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到可再生能源,蓝色国土蕴藏丰厚“宝藏”,“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也成为本次大会关注的焦点。会上,来自全球21个国家270多家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共谋深海科技创新发展,共绘海洋经济合作前景。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吴立新,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副部长穆罕默德·费尔曼·希达亚特(Mochammad Firman Hidayat),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林忠钦,加拿大金属公司(TMC)首席开发官安东尼·奥沙利文(Anthony O’Sullivan)、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可安、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等作为特邀专家,围绕透明海洋与新质生产力、海洋装备实海试验技术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与环保等主题作报告。
“深海作业技术与装备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中车党委常委、副总裁刘可安围绕“深海重型作业技术与装备发展”主题,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分享。
刘可安介绍,中国中车作为高铁“金名片”的铸就者,始终坚持以产业报国、装备强国为己任,依托高铁内核技术积淀,结合深海作业场景需求,先后研制了系列深海悬浮作业机器人、深海挖沟敷缆机器人、拖曳埋设犁、布缆机等国内首台套装备;攻克了深海装备电动化技术、多功能轻量化重载作业系统技术、分布式管缆探测及埋深测量技术,以及水下布放回收新模式等行业前沿难题;在作业机器人、布放回收系统、关键零部件方向全面发力,致力于打造我国深海重型作业技术与装备领域的“金名片”。
中国中车旗下的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车艾森迪”)是国内唯一专注于海底作业装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大会上,上海中车艾森迪总工程师围绕“水下应急抢险机器人技术及装备”主题,就公司在水下应急抢险、救捞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做了主旨汇报。
上海中车艾森迪提供的产品磕服务于水下50-6000米不同深度和苛刻环境,代表产品包括浮游式机器人、挖沟犁、挖沟机、采矿车、布缆机及配套的甲板设备和电驱系统。会上,公司分享了经典液压ROV、新品电动ROV和ROV式挖沟机等产品,吸引了诸多领导、专家、学者的驻足交流、探讨。
目前,上海中车艾森迪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中作业级水下机器人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挖沟机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全球约70%的海底通信光缆敷设由其提供相关装备。未来,上海中车艾森迪将持续致力创新研发,为中国中车打造深海重型作业技术与装备“金名片”贡献力量。